3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省教育厅、省文物局关于开展“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建设要求,把思政课堂安排到中华慈善博物馆,开展“赓续雷锋精神,传承榜样力量”思政课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田宇婷老师结合馆藏资源实境教学《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展陈,学习慈善文化发展史,感悟慈善模范的榜样力量;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探讨如何身体力行,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做慈善文化的践行者;教学研讨。
在教学研讨时,中华慈善博物馆副馆长成野军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与高校的共建联动,构建思政育人新平台,共同开发新课例,以资源共享等形式深入推进馆校协同育人。学院副院长吴菊云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学院思政教师要把博物馆变成第二课堂,把博物馆资源作为思政课建设的丰富素材和内涵支撑,善用传统文化讲好思政道理,切实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主任潘倩主持教学活动,教务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中心主任陈斌现场指导。
开设“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旨在探索馆校合作常态机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呈现生动、深刻且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思政课。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正创新,夯实“行走的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